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其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雪盛[1] 钱进[1] 李厚恩[1] 

机构地区:[1]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科中心,北京100048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年第12期2070-207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摘  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与其一致的过敏源检测结果。AR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是变应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实验(skin prick test,SPT)、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激发实验。另外,还有其他辅助诊断手段如鼻分泌物涂片、鼻盥洗液中特异性 IgE检测等。这些辅助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如 SPT实验虽然敏感性高,但试剂来源困难,患者依从性差;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敏感性低;鼻激发实验及鼻分泌物涂片、鼻盥洗液中特异性IgE检测操作复杂,质控不佳等等。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 EOS)增高是过敏性疾病的敏感诊断指标,临床检测方便,在绝大多数非 AR患者中,外周血 EOS含量正常,有可能作为AR的有效辅助检测指标。我们通过对AR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含量观察,并与正常人群对比,了解其辅助诊断价值。

关 键 词: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细胞 诊断价值 细胞含量 外周血 血清特异性IGE allergic 皮肤点刺实验 

分 类 号:R765.21[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