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洋[1,2] 李斌科 张思航[1,2] 陈天宇[1,2] 解三平[1,2]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730000 [2]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出 处:《古生物学报》2016年第4期482-494,共13页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202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5-66)资助
摘 要:通过对产自云南临沧邦卖盆地的9块类黄杞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将它们鉴定为3个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临沧类黄杞(Palaeocarya lincangensis Shao and Xie sp.nov.),还包括2个已知种云南类黄杞(Palaeocaryayunnanensis)和长翅类黄杞(Palaeocarya longialata)。Palaeocarya lincangensis主要特征为:羽状脉,中、侧裂片长度近似相等,果翅裂片基部与顶端宽度相差不大;侧裂片分裂较浅,无始叶;未见小坚果,果柄较长。另外,对类黄杞化石记录的全球统计表明:类黄杞在始新世至渐新世最为繁盛,之后逐渐衰落;现生黄杞族的分布范围进一步退缩至低纬度地区。这与渐新世以后全球气候逐渐变冷的趋势相一致。研究类黄杞与现生黄杞族脉序特征发现:亚洲地区的类黄杞绝大多数为羽状脉序,与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现生Engelhardia和Alfaropsis相似;美洲和欧洲地区的类黄杞绝大数为三出脉,与分布于中美洲地区的现生Oreomunnea和Alfaroa一致。The observ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investigation on the of nine Palaeocarya samaras from Bangmai Basin, Lincang, Yunnan Province allow us assign them into three species, which include one new species-Palaeocarya lincangensis Shao and Xie sp. nov. and two known species-Palaeocarya yunnanensis and Palaeocarya longialata. Palaeocarya lincangen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enninerved venation of lobes,
分 类 号:Q91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