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青竹[1]
机构地区:[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浙江杭州311121
出 处:《大连干部学刊》2016年第12期5-8,共4页Journal of Dalian Official
基 金:基金项目: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建设成果
摘 要:阶级理论是马克思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结构的一种本质性的描述,但并非是其社会关系思想的全景。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阶级产生和消亡的终极根源,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从等级到阶级再到阶级消亡、社会主体自由交往,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基本状况和发展线索的完整理论抽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