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四川成都610041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泸州646000 [3]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心脏内科,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摘 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数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行骨髓检查的642例原发性ITP患儿资料,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疗效判定依据血小板计数高低和出血症状改善分为:完全有效、有效、无效。患儿在使用激素治疗前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应用SPSS 12.0软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核细胞正常组(64例)中位年龄小于巨核细胞增多组(5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6,P=0.045)。巨核细胞正常组入院时血小板中位数高于巨核细胞增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4,P=0.019)。两组不同分型间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2,P=0.491)。巨核细胞正常组经治疗后有效率低于巨核细胞增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7,P<0.001)。结论原发性ITP患儿入院时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者血小板数高于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数有助于判定疗效,但与患儿是否发展为慢性ITP无确切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