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超锋[1,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2]淮海工学院法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出 处:《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76-82,共7页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污染源环境监管的信息失灵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2BFX121);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度重点课题"区域环境治理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SFZFZ14D06)
摘 要:我国区域环境立法机制包含本体构造、保障措施和法律依据三个层面的内容,对其构建也应从以上三个层面依次展开。首先,界定区域环境立法的主体、客体和程序,以充实区域环境立法机制的本体构造;其次,建立健全区域环境立法的信息交流、沟通协商以及利益平衡机制,以强化区域环境立法机制的保障措施;最后,促进区域环境立法机制的法制化进程,以完善我国区域环境立法机制的法律依据。
分 类 号:D912.6[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