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亲属”法律概念的变迁探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眉[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100088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44-151,共8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一般项目"新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国特色亲属法的哲学基础研究"(20116058)阶段性科研成果

摘  要:古代中国亲属概念最本质和最鲜明的特点是宗法,它基于血缘的亲疏远近、地位的尊卑高下、名分、归属的家庭、年龄大小、婚姻媒介等因素划分亲属的范围和亲疏远近,确定相互之间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近代以来,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都曾规范亲属制度,中国法律的亲属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亲属从宗法的意义回归到了纯粹的、初始的自然意义;但是现行法律过度缩小亲属范围的做法不是理性地对待社会关系现状的应有反映。亲属是先于国家的事实存在,这决定了亲情伦理具有独立于政治伦理的价值和正当性。在摈弃了宗法因素之后,传统的亲情及其伦理也是我们今天的道德和法律需要珍视的价值。

关 键 词:亲属概念 宗法性 亲情伦理 

分 类 号:D929[政治法律—法学] D923.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