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眉[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100088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44-151,共8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一般项目"新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国特色亲属法的哲学基础研究"(20116058)阶段性科研成果
摘 要:古代中国亲属概念最本质和最鲜明的特点是宗法,它基于血缘的亲疏远近、地位的尊卑高下、名分、归属的家庭、年龄大小、婚姻媒介等因素划分亲属的范围和亲疏远近,确定相互之间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近代以来,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都曾规范亲属制度,中国法律的亲属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亲属从宗法的意义回归到了纯粹的、初始的自然意义;但是现行法律过度缩小亲属范围的做法不是理性地对待社会关系现状的应有反映。亲属是先于国家的事实存在,这决定了亲情伦理具有独立于政治伦理的价值和正当性。在摈弃了宗法因素之后,传统的亲情及其伦理也是我们今天的道德和法律需要珍视的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