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玉清[1] 方瑞丽[2] 杨欢[1] 刘丽香[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州510080 [2]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妇二科,深圳518000
出 处:《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No:2013B02180023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6A030313187)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s)的临床特征,以及息肉摘除后对妊娠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或宫腹腔镜手术并最终病理确诊为EPs的患者464例,将其中单纯EPs合并不孕的123例患者做研究组。收集同期行相应手术的正常宫腔患者219例做为对照组。结果:464例EPs患者中,合并不孕占55.60%,合并月经异常占35.6%,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占11.2%,合并子宫肌瘤者占8.4%。EPs摘除术后,研究组中30~35岁和≥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vs 49.30%,P=0.027;65.52%vs 40.54%,P=0.044),而两组中<30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29%vs 65.77%,P=0.864)。结论:EPs患者常合并不孕、月经异常、EMs或子宫肌瘤。EPs治疗后可改善年龄≥30岁患者的妊娠结局,既往有息肉史,年龄≥35岁或不孕年限≥10年是影响术后成功妊娠的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