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玲[1]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年第1期73-74,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柔石中篇小说《二月》中塑造的萧涧秋形象是现代文学中独特的知识分子形象,以往的研究认为萧涧秋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道主义者,这个观点在众多的研究中被反复提及,成为小说主人公的标签。其实细究萧涧秋在芙蓉镇的精神演变过程,我们会发现男主人公的归来——离去中,存在一种隐秘的心理行为模式,即寻找模式:一个孤独、悲观、怀有理想的人道主义者在江南一隅寻找自我价值的认同,到价值失落决定遁走继续寻找和探索的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