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秧歌剧建设再论延安文艺的民族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非玄[1] 

机构地区:[1]南阳师范学院

出  处:《戏剧文学》2017年第2期76-82,共7页

摘  要:延安的新秧歌剧建设的基本策略可以概括为"民族旧艺术为体、西剧艺术为用"和"改造后利用"。基于这个策略,新秧歌剧的重要元素——演唱、时空观、语言等方面主要取自于民族旧艺术,而在舞台表演上,则是西剧的写实性表演和民族旧艺术的写意性表演相互融合。新秧歌剧的"民族旧艺术为体、西剧艺术为用"体现出了明显的"民族性"追求,但"改造后利用"则显示出"民族性"背后有着更深层的逻辑支点——"大众化"和"政治实用性"。实质上,"民族性"可能只是"政治性""大众化"指导与支配延安文艺活动的一个中介、一种策略;当我们研究、描述延安文艺时,不能将"政治性""大众性""民族性"平行并置。

关 键 词:新秧歌剧 延安文艺 民族性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