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伟克[1] 唐芬芬[1] 刘增虎[1] 董占鹏[1] 钟健[1]
机构地区:[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期153-155,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青年创新基金(编号:QC2015002);云南省优秀团队建设培育及科研超前预研基金(编号:YAAS2014YY032)
摘 要:为研究琥珀蚕在高温和低温胁迫条件下,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规律。对5龄琥珀蚕第3天幼虫分别进行38℃高温和4℃低温胁迫处理3 h,以室温26℃饲养作对照,在处理停止后0、3、6、9、12 h取血淋巴,测定SOD和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8℃高温处理,引起琥珀蚕血淋巴SOD和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处理停止后3 h分别达到1个峰值86.30 U/m L和108.15 U/m L,随后逐渐减弱,最终与对照组持平。4℃低温胁迫,SOD活性也是在处理停止后3 h出现1个峰值59.30 U/m L,随即开始逐渐减弱,在12 h接近对照组;而CAT酶活性先下降,并低于对照,在3 h出现1个最低值11.09 U/m L,随后开始升高,在6 h达到1个峰值88.68 U/m L,随后再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
关 键 词:琥珀蚕 血淋巴 低温处理 高温处理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分 类 号:S885.9[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S881.21[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