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上海201499
出 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年第6期471-475,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基 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编号:2011DFA32860);上海市卫生局重点项目(编号:20134009)
摘 要:心脏自主神经系统(CANS)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CANS,内源性CANS主要包括心外膜及其附近大血管表面的神经丛(GPs)及分支。目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实验模型采用的主要为犬,而犬和人的心外膜GPs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神经节及神经元数量也存在差异。如何将动物实验结果转化成临床应用,目前研究的量和面存在局限性,应从精度和整体上进行研究。当前内源性CANS的调节通路部分阐明,"微脑理论"的整体框架已经建立,但具体精确控制部位及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CANS与房颤关系的建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CANS关联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尚未阐明,房颤的CANS介入机制有"钙离子触发"学说和"章鱼假说",均能部分解释房颤的发生机制,但房颤发生的电、神经与结构重构的恶性循环标志或扳机点仍待弄清。目前干扰CANS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GPs消融、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肾交感神经切除术等的疗效存在争议。因此,CANS介导的房颤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基础和临床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