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祥[1,2] 黄小梅[1,2] 吴狄[3] 祁文静[3]
机构地区:[1]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达州635000 [2]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达州635000 [3]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年第1期77-79,共3页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Part B:Chemical Analysis)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资助(2015JY003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13ZA0101);"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sctz201305);四川文理学院项目资助(2014YY002;2014Z007Z)
摘 要:苦味酸(TNP或PA),学名为2,4,6-三硝基苯酚,属于硝基酚类化合物,受硝基吸电子效应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酸性。苦味酸常用于制红光硫化黑及酸性染料、火柴、炸药、制药和皮革等工业[1],医药上用作外科收敛剂。由于其能对人的皮肤、眼睛及呼吸系统产生较大的危害,且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晕、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2-3],有时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膀胱刺激症状以及肝、肾损害[4-5],苦味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