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仲景脉学的几点问题商榷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超[1] 魏云[2] 张林[3] 傅延龄[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100029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超声科 [3]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100029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17年第1期103-105,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本文结合《黄帝内经》《脉经》等经典著作还原《伤寒杂病论》中相关脉学内容的本来面目,从思维方法和临证实践两个方面,对仲景脉学容易曲解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仲景诊脉方式:寸口诊法为主,遍身诊法为辅;(2)仲景寸口三部脉与人体对应关系:寸口三部脉与人体三焦部位对应,即仲景把寸口脉分为"寸口、关上、尺中",寸关尺三部分别相应人体上中下三焦;(3)仲景阳脉、阴脉的含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脉象阴阳:阳脉多提示脉位趋于表浅、脉力强、脉势滑利、脉率快的脉象;阴脉多指示脉位趋于深下、脉力弱、脉势涩滞、脉率慢的脉象。另一方面是部位阴阳:寸关为阳,尺脉为阴。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仲景的脉学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仲景脉学理论的认识,从而指导临床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仲景脉学 《伤寒论》 阳脉 阴脉 

分 类 号:R249.2[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