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雯雯[1,2,3] 曾日中[2] 杨礼富[2] 顾金刚[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北京100081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 [3]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570100
出 处:《微生物学杂志》2016年第6期98-103,共6页Journal of Microbiology
摘 要:异戊二烯(isoprene),又名2-甲基-1、3-丁二烯,是最简单的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是橡胶的重要前体物质,在精细化工如香料、新型农药等方面应用广泛。异戊二烯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合成,但生产成本较高、易污染环境,生物法合成异戊二烯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生物法合成异戊二烯的主要途径与研究进展。Isoprene (2-methyl-1,3-butadiene) being the simplest member of the isoprenoids, i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in the synthetic rubber and widely used for perfume or spices and new pesticides. Isoprene is relied mainly on fossil fuel, yet high cost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pollutivesome. Biosynthesis of isoprene possesses huge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ain biosynthesis pathway and advances in isoprene.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