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闰从山[1]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工作部,四川成都610500
出 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69-70,共2页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摘 要:当前,网络话语以传播速度"快"、来源渠道"广"、形式载体"多"、解构功能"显"等特点影响着大学生对其的选择和使用,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话语表达自己对社会事件和校园现象的看法,但是在某些敏感政治事件中往往却不能理性客观地运用网络话语,更难以主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不仅是解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传播困境的现实途径,更是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应该把握安全性、差别性和平等性原则,从共同语境培养、话语内容凝练、网络平台运用等方面入手,促进两种话语的有效对接。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