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30
出 处:《临床外科杂志》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摘 要:移植器官质量是影响移植近期和远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供体器官获取、保存、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供体器官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供器官的质量,从而影响移植效果。不断改进的器官保存液推动了器官静态冷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SCS)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器官移植在时间和地域上争取了更大的空间。目前,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主要来源。这种来源的器官存在很多直接影响器官质量的因素,如捐献前的热缺血事件、冷热缺血时间、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损伤、供体病原学等,但以上因素对移植器官质量的影响程度还未明确。此外,运用于器官保存和修复的新型机械灌注(machine perfusion,MP)技术的效果还待多中心临床验证。目前,我国器官移植各中心对各个器官保护流程标准不一,器官保护方法的应用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南。为了进一步明确移植器官保护在我国现阶段器官移植领域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心脏死亡捐献(do nationaftercardiac death ,DCD )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发展,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支持下,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联合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对中国移植器官保护相关问题提出了初步共识,旨在进一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提高稀缺移植器官资源的利用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