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六苴、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两期成矿流体来源的H-O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海枝[1,2] 韩润生[1,2] 吴鹏[1,2]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昆明650093

出  处:《地质学报》2015年第B10期198-199,共2页Acta Geologica Sinica

基  金:教育部博导基金项目(编号20115314110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1133602,41102049);全国危机矿山重大专项(编号20089943);云南省矿产预测评价工程实验室及省创新团队经费资助的成果

摘  要:楚雄中新生代红层盆地是扬子地台西南缘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后期构造活动改造所形成的汇聚型后陆盆地(张志斌等,2002)。盆地东侧牟定斜坡带上发育一系列中小型铜矿床,由北到南依次为团山、大村、凹地苴、六苴、铜厂箐、郝家河、格依乍、老青山等铜矿床,形成著名的滇中红层砂岩铜矿带。大姚六苴矿床与牟定郝家河矿床为该带规模最大、最典型的砂岩型铜矿床。

关 键 词:砂岩型铜矿床 成矿流体来源 同位素示踪 滇中 红层盆地 构造活动 板块碰撞 印度板块 

分 类 号:P618.4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