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的示踪意义——以罗布莎蛇绿岩同位素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喜臣[1] 刘扬 王俊[1] 王卓[1] 王琳[3] 吴运军[1] 赵晔[1] 蒲燕萍[1] 闵杨子 崔祖霞 蒋曼[1] 

机构地区:[1]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北京100045 [2]中铁资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北京100039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出  处:《地质学报》2015年第B10期202-205,共4页Acta Geologica Sinica

基  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资助的成果

摘  要:1972年美国地质学会Penrose会议(Miyashiro,1975)正式将蛇绿岩与板块构造联系起来,认为蛇绿岩是一种可与洋壳对比的独特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百组合,它们产于洋中脊扩张构造环境,后来由于板块的俯冲与碰撞作用,大洋地幔岩高度熔融再造进入大陆地壳,形成构造变形强烈、岩石组合复杂的蛇绿岩带,出露于板块会聚带。

关 键 词:罗布莎蛇绿岩 同位素 示踪意义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板块构造 地质学会 构造环境 碰撞作用 

分 类 号:P597[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