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肺水肿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光宗[1] 陈锋[1] 刘英富[1] 侯世科[1] 

机构地区:[1]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救援医学研究所,天津300162

出  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年第2期123-12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基  金: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4ZCDZSY00033);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4JCQNJC12600);全军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JY1402)

摘  要: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威胁生命的非心源性肺水肿,通常发生于快速到达2500至3000m海拔的平原人群,其易感因素主要包括登山速度过快、到达的海拔高度较高、过度劳累、寒冷及上呼吸道感染。据报道,攀登4d到达4500m海拔的人群发病率仅为0.2%,而2d内到达5500m高度的人群发病率达到15%,是高原病中最常见的致死原因。目前认为HAPE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通透性改变、肺泡液体清除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5个方面,此外,HAPE还呈现出种族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提示其受到遗传因素影响。

关 键 词:高原肺水肿 发病分子机制 PULMONARY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肺泡液体清除功能 非心源性肺水肿 海拔高度 上呼吸道感染 

分 类 号:R594.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