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文浩[1] 曾凌空[1] 刘晓艳[1] 莫璐霞[1] 刘汉楚[1] 

机构地区:[1]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430016

出  处:《山东医药》2017年第1期83-85,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CHB042)

摘  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94例PPHN患儿分为A组32例、B组32例和C组30例。三组性别、胎龄、日龄、体质量、肺动脉压、生产方式、原发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B组采用单纯高频振荡通气,C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前、治疗12、24、48 h检测三组血氧饱和度(Sp O2)、氧合指数(OI),治疗前、治疗48 h检测三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A组(75.0%)、B组(68.7%)(P均<0.05);治疗12、24、48 h,C组Sp O2高于同期A组、B组,OI低于同期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 h,C组血清CRP、BNP、D-D水平低于A组、B组(P均<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能显著改善PPHN患儿的缺氧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清CRP、BNP、D-D水平有关。

关 键 词: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高频振荡通气 多巴酚丁胺 C反应蛋白 脑钠肽 D-二聚体 

分 类 号:R725.4[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