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管琴[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 处:《文学遗产》2017年第2期60-71,共12页
摘 要:随着南宋词科的兴盛,关于词科的批评也随之出现。南宋的词科批评中,较典型的有吴子良、刘克庄的"词科习气"说。从文学批评的层面看,"习气"一词,是将佛教语言引入文学批评的代表。词科有相对系统、完整的进阶内容,也较为重视家族与衣钵方面的承传,这些都促进了"词科习气"的形成。南宋词学之士中,被明确点出"习气"的有三人,分别是周必大、吕祖谦以及王应麟。他们的学术宗旨与文风并不相同,但在批评者看来,他们身上却都有着清晰的词学烙印。近似于"词科习气"的说法还有"词科程文手段""词科体"之说等等,它们构成了南宋中后期针对词科的系列批评。"词科习气"等批评,包含了对重视属辞比事之词学的轻视,不乏以偏概全等问题,但它们也为南宋的科举时文批评与四六文批评增添了新的内容,体现出南宋时期的文学批评越来越丰富与细化的趋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