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覃兴乐[1] 李清锋[1] 苏霞辉[1] 徐森明[2] 王有科[2] 谭兴领[1]
机构地区:[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2]右江民族医学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7年第5期56-58,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140003B-90)
摘 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针刀治疗体位(内收下颌颈椎前屈20°)下的后侧安全入路。方法选择17例成年志愿者,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其颈椎(C2~C7)进行扫描,测量两侧关节突关节外缘和上、下位椎体椎板重叠内缘交点至后正中线的水平间距,计算各数据的均值及其95%参考值。体表针刀进针安全区间介于C2~7整体内缘间距和外缘间距之间,体内针刀活动安全区间介于C2~7整体最小宽度与最大宽度之间。结果针刀体表入路安全区间为距离后正中线16.90~21.00 mm,针刀体内活动安全区间为距离后正中线7.29~18.82 mm。结论颈椎病患者针刀治疗体位下,体表进针点选择距离颈后正中线16.90~21.00 mm,以平行矢状面和垂直椎体进针较为安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