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翔[1,2,3]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文学院 [2]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3]安徽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75-82,共8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创新资助项目(CTWX2015BS011);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项目(yfc100024);安徽大学文学院学科建设课题(wkyb2015008)
摘 要:1973年河北易县燕下都23号遗址所出两件九年将军戈铭文的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通过字形考释和语法分析,将铭文中/二字分别释为和,读为"传";"传宫"训为传驿机构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我其献"分析为"O+其+V"式宾语前置结构,意即"献我"。在此基础上,将铭文解释为"九年二月,张将军通过传宫进献(此戈)给我"或"九年二月,张将军通过传宫进献给我(的戈)"。九年将军戈铭文证明燕国有用传驿机构在地方和中央之间运输兵器,以及君主对地方进献的兵器成品"督作铭文"的制度。
关 键 词:九年将军戈 铭文 “O+其+V”式宾语前置 传驿和勒铭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