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草根行动者污名化的生成机制与放大效应--以农村环境抗争为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金俊[1,2] 王文娟[3]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 [3]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公共事业部

出  处:《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第3期67-74,共8页China Youth Stud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环境污染与农民抗争维权行为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3BSH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民环境维权--以安徽两村为例”(项目编号:12YJC840057);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课题“环境社会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161-07007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以农村环境抗争为例,基于从"结构—权力"到"社会转型"的研究范式转换,建构了从识别"危险分子"、贴标签、形成负面印象、草根行动者信任危机、政治与道德审判等五个步骤的农村青年草根行动者污名化生成机制,分析了他们污名化的放大效应,提出了深化污名研究的若干策略。

关 键 词:青年草根行动者 农村环境抗争 污名化 社会转型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C912.6[社会学] X3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