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思[1,2] 常欣峰[2] 尹宝[1] 陈涛[3] 郑保平[2] 黄志华[2] 韩立民[2]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2]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3]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2期265-268,共4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60521)
摘 要:目的探讨白芥子相关药组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水飞蓟宾)组、白芥子组、白芥子+丹参组、白芥子+黄芪组、白芥子+莪术组、白芥子+黄芪+莪术组,每组药组设低、中、高剂量组(药组中白芥子和莪术剂量为:0.5,1.0,2.0 g/kg,丹参和黄芪剂量为0.751.5,3 g/kg)。除正常组以外,各组大鼠均以4%硫代乙酰胺水溶液200 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持续8周。于造模开始次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水飞蓟宾50 mg/kg体重灌胃,每日1次,药物治疗组均给予5 ml/kg体重不同浓度的药物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8周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大鼠血清中CK、LDH、SOD、GSH-Px、TNOS、iNOS、eNOS、NO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芥子及药组治疗后,大鼠血清CK、LDH、iNOS水平明显低,SOD、GSH-Px、NO、eNOS、TNOS活性升高。结论以化痰理论为指导的白芥子及药组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慢性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及影响NOS系统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