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谈小曲:秦安小曲的形成及艺术特性刍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安建军[1] 

机构地区:[1]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出  处:《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24-127,共4页Journal of Tianshui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摘  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历史悠久,形式典范;自然传承,原生存活;风格独特,意蕴深厚。就其形成历史而言,学界个别方家虽有探幽发微的研究,但彼此意见存在一定分歧;在秦安小曲演唱圈更盛行附会传说而以讹传讹的妄断之说——"胡氏首创"说。就其艺术特性来看,秦安小曲与西北地区的其他民间曲种又大异其趣,其表演形式、演唱风格、曲牌联缀形式、音乐唱腔结构和曲文唱词的格式,都有着说唱艺术中牌子曲类艺术形式的鲜明特征,且不乏典雅细腻、委婉缠绵、清丽悠扬的"昆腔之美"。

关 键 词:秦安小曲 形成 艺术特性 

分 类 号:G127.4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