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与中国铭文理论的早期形态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中胜[1] 

机构地区:[1]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39-46,共8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关键词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1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诗性文化与<文心雕龙>的诗性遗存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W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子学与古代文论的思辩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4YJC751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篇》是中国铭文化的早期专论,以此为中心解读相关资料和文字,可以对铭文的源流、功能与文体特征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铭功尚德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铭文化源远流长。赋予所铭之人物以神性,是早期铭文的重要特征。向天地、神灵、世人、子孙昭告功德,是铭文的重要功能,其特殊的功用决定其"体贵弘润"的文体要求,具体表现为思想内容上要"核以辨",语言文字上要"简而深"。近现代以来出土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可以雄辩地证明,刘勰对于铭文的论述是公允中肯的。

关 键 词:铭文化 《文心雕龙》 铭功尚德 铭文理论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