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屹岷[1,2] 王子谦[3] 卓海峰[1,2] 吴国雄[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3期354-366,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437219、41275088、91637312);中国气象局行业专项项目(编号:GYHY201406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6M600695);中国科学院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18);NSFC-广东联合基金(第二期)超级计算科学应用研究专项资助
摘 要:基于诊断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热力强迫的相互作用,其对亚洲副热带季风区水汽通量辐合的贡献及对欧亚大陆上空高对流层顶和平流层低层冷中心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大高原感热加热存在相互影响和反馈,伊朗高原感热加热减少青藏高原的表面加热,而青藏高原的感热加热则增加伊朗高原的表面加热;形成了观测到的伊朗高原感热加热-青藏高原感热加热和凝结潜热释放-大气垂直环流之间的准平衡耦合系统(TIPS),影响大气环流.青藏高原上的感热-潜热相互反馈在这个TIPS耦合系统中起主要作用.两大高原感热加热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有相互加强也有相互抵消;青藏高原感热加热引发的对亚洲副热带季风区水汽通量辐合贡献率为伊朗高原感热影响的2倍以上;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感热加热共同作用对亚洲副热带季风区的水汽辐合作出最主要的贡献.TIPS的加热作用使对流层温度升高,并抬升了其上空的对流层顶,造成了那里平流层下层温度偏低;与欧亚大陆大尺度热力强迫共同作用,形成了对流层上层的暖性但在平流层下层为冷性的强大的反气旋环流南亚高压,从而影响区域和全球的天气气候.
关 键 词:表面感热加热 青藏高原-伊朗高原耦合系统(TIPS) 水汽传输 对流层上层平流层下层环流 对流层顶冷中心
分 类 号:P46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