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仁厚[1]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93-98,共6页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贵州省教育厅2011年基地项目"马克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11JD030);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GDZT2011008)
摘 要: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解读的视角非常重要。过去主要流行阶级-阶层视角。现在应该增补民族—共同体视角: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族—共同体问题的关注以及观点,概括这些观点构成的思想体系,注意他们对民族—共同体价值的追求;从民族—共同体视角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观点;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身份解释他们的思想观点。重视从民族—共同体视角解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是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我国现实民族问题的需要,是发挥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影响的需要,还是加强我国民族理论建设的需要。目前最重要的是,拓展对民族概念以及民族问题的理解,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中的民族思想,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共同体文献的整理和出版。
分 类 号:A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0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