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六朝时期的“篇”与“单篇意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章才[1]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54-160,共7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体浑和与文体演进之关系研究"(编号:16XZW012)

摘  要:"篇"的本意是编简为篇,引申义指篇幅独立、意义自足的单文或单诗。先秦已有"篇"的意识。两汉时,单篇诗文渐多,单篇意识开始滋生。一般说来,相对于篇幅较长、往往以卷帙论的经史子等著述,文学文本大都篇幅较短,且多以单篇形式存在和传播。于是,魏晋六朝人就把"单篇性"看做文学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并以此作为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体制性标准。此即"单篇意识"。在短篇文学时代,单篇意识对人们认识文学性曾经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促进了文学与文体的自觉。但是隋唐以后,文学观念又趋于复古,单篇意识遇冷;明清以后,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中、长篇文学蔚起,基于短篇的单篇意识基本过时,渐趋衰微,但并没有完全失效。

关 键 词:文学自觉 文体自觉 单篇意识 文学意识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