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纪永贵[1]
机构地区:[1]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出 处:《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82-89,共8页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W032)
摘 要:明代四大声腔中的余姚腔存世材料最少,所以论者难探其究。1942年,傅芸子先生发表《释滚调》一文,对发现于日本内阁文库的明末万历年间十多种戏曲选本中青阳腔的滚调进行了研读,认为滚调来自于弋阳腔。1950年代,叶德均先生在明末传奇《想当然》所附的《成书杂记》里发现了一条材料,打开了余姚腔影响青阳腔的研究大门。其实,叶先生使用的这条材料不是出自明代,而是出自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而且还是编者从《笠阁批评旧戏目》里摘抄而来。《成书杂记》中"老余姚"一词也非指余姚腔,而是指称明末余姚籍戏曲名家叶宪祖。笔者通过对这条材料的释读,认为余姚腔中有滚调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则余姚腔滚调影响青阳腔形成的说法将不攻自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9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