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海芳[1] 王艳[1] 高淑霞[1] 刘海涛[1] 杨雅静[1]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张家口075100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第12期1326-1328,共3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和地震局2015年度市级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1521053D)
摘 要:目的研究应用不同前后稀释比例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抗凝剂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拟行CVVH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100%前稀释组、50%前稀释组和75%前稀释组,各30例,置换液分别采用100%前稀释、50%前稀释、75%前稀释方式。观察3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记录凝血剂用量。结果治疗后24 h和48 h 3组体温(T)、心率(HR)均显著下降(P均<0.05),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升高,且3组间T、HR及OI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治疗后24 h和48 h 3组APTT值、Pl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50%前稀释组抗凝剂用量明显少于其他2组,滤器凝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0%前稀释组滤器寿命显著高于其他2组,50%前稀释组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1 d和2 d病死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50%前稀释在危重病患者行CVVH治疗中,可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抗凝剂用量,但会导致滤器凝血比例增加;100%前稀释方式可以延长滤器寿命,但同时需要增加抗凝剂用量。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稀释方式和比例,以减少出血并发症和滤器凝血发生率,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