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静[1] 郭煜晖[1] 刘敏[1] 彭丹丽[1] 张长城[1] 袁丁[2] 顿耀艳[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2]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广东医学》2017年第6期839-841,845,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503423;81403307);宜昌市医疗卫生科研项目(编号:A15301-36);三峡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编号:KJ2012B060;KJ2013B011)
摘 要:目的探讨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学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增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按发育阶段不同分为6月龄成年组和24月龄老年组,每组10只。采用常规HE染色,高碘酸-Schiff试剂(PAS)染色对肠黏膜结构进行观察及相关指标的测量,并对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和分布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肠各段绒毛高度、黏膜层厚度均降低,空肠与回肠不同月龄绒毛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隐窝深度随月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回肠隐窝深度随月龄升高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随月龄增加均显著性降低(P<0.05),回肠V/C值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月龄不同肠段相比,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黏膜层厚度以及肌层厚度从十二指肠到空肠、回肠呈现递减趋势。随着年龄增长,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均减少。相同月龄不同肠段相比,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逐渐增多。结论在衰老过程中,小肠的形态学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减少,黏膜免疫功能有所下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20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