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殷婧姗[1]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

出  处:《群文天地》2017年第2期78-80,共3页

基  金:此文系2016年青海民族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项目《河湟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研究》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16XJRS014

摘  要:河湟皮影戏,主要分布在以西宁、大通、湟中为中心的东部农业区,青海老百姓称作“影子”“皮影儿”“灯影子”,它由演员操纵皮制影人(俗称皮娃娃、影娃娃),借助灯光投影效果,伴以音乐唱腔,在屏幕上表演各种故事、传说。皮影戏在传人青海后,与当地民俗文化紧密结合,逐渐成为河湟地区常见的民间文化活动,青海各地传统节日、庙会很多,每逢节日、庙会,除县、市贸易外,都有传统的文体活动。

关 键 词:河湟地区 皮影戏 保护现状 调查 传承 传统节日 “影子” 东部农业区 

分 类 号:J827[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