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图符号学视野下鲁迅文学的图像演绎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乃午[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79-189,共11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鲁迅的语象和图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KYLX_00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项目编号:12AZW005)

摘  要:鲁迅文学的图像演绎模式,主要包括反抗式、颓废式、温情式三种。具体来看,鲁迅作品主题和封面图像相互文,封面图像超出了外在的装饰功能,具有阐释文学主题的功能,并与鲁迅的精神世界相联系。鲁迅的图像观影响着鲁迅的图像叙述实践,作为文化图像的"山海经"和作为政治图像的"幻灯片"促成了鲁迅关于图像的两重认知。同时,鲁迅的图像情结和他的文学事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图像构成鲁迅文学的另一种讲述方式:一是对于图像价值的充分信任和肯定,二是对于文学叙述的图像化尝试,鲁迅的文学创作通过图像艺术不断地外化和延宕。

关 键 词:鲁迅文学 图像观念 图像情结 图像演绎 

分 类 号:I210.9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