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洛丽塔》中存在主义思想简析——与萨特的《恶心》之比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锋[1] 王宗华[1] 

机构地区:[1]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出  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55-56,63,共3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基  金: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gxfx ZD2016086)

摘  要:纳博科夫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虽然关于他及他的作品争议不断,解读角度众多,但是如果将其纳为存在主义范畴,不但萨特甚至普通文学爱好者可能都会有异议。本文将纳博科夫的盛名之作《洛丽塔》和萨特存在主义的代表作《恶心》进行比较,从存在的意义、艺术的作用、艺术的功能三个角度分析,论证纳博科夫文学作品中确实有存在主义思想,探寻两位大师在存在主义这一思想上确有相通之处,从而开辟纳博科夫研究的新视角,丰富和充实存在主义的思想宝库。

关 键 词:纳博科夫 萨特 存在主义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