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境下的“两种文化”解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伍光良[1] 肖雷波[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84-188,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B72000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HQ017)

摘  要:近代中国并不存在"两种文化"冲突的生发土壤,但随着19世纪国门的打开,西方科学与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两种文化"论争的思潮也来到中国,并成为"科玄论战"的焦点。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在中国日趋凸显,关于"两种文化"的讨论再度升温。从语境流变的视角看,两种文化的讨论因其世界历史语境而呈现出与西方学界相通相融的"世界共性",但也因始终附着特定的中国语境而呈现出清晰的"中国特色"。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关于"两种文化"的争论不仅仅是一个的理论问题,更多的是一个实践问题。

关 键 词:“两种文化” 近现代中国 “科玄论战” 

分 类 号:G09[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