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联合前列地尔对炎症因子及足部血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蔚东[1] 王超[1] 樊琪[1] 崔玲伟[1] 李腾宇[1] 马定军 孙卫东[1] 田力学[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神经与血管外科,北京101121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年第3期219-22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足部血流的改善作用,为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和血压、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介入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架成形、球囊扩张等介入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4周。观察患者足部溃疡及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12水平的变化。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介入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治疗组患者足部血流改善,足背动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s-CRP、TNF、IL-6、IL-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介入治疗组hs-CRP、TNF、IL-6和IL-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足部血流。

关 键 词: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前列地尔 炎症反应 足背动脉 

分 类 号:R587.1[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