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坤[1]
出 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77-82,共6页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摘 要:德勒兹在其论述绘画美学的专著《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从绘画本体、画家、作品等不同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绘画美学体系。就本体而言,绘画的感觉源自于对传统二元论哲学的消解,其综合性与生成性摆脱了一切实体性的存在方式;就画家而言,创作的任务就是追随感觉,在感受时间的力量的同时实现专属于绘画的"眼"、"手"、"脑"的新特质;就作品而言,感觉的直接凸显既需要避免古典绘画的"形象化"与"叙事性",也需要绕开抽象绘画的"象征编码"与"手的灾变"。在哲学与艺术的相互辉映中,德勒兹以弗兰西斯·培根为例道出了"纯粹绘画性"的奥秘之所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