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大磊[1,2]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 [2]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
出 处:《福建法学》2017年第1期30-37,共8页
摘 要:当前,实质解释论者对形式解释论存在不少曲解与误读,包括形式解释论反对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判断,形式解释论只强调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形式解释论会将不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入罪,形式解释论会导致恶法之治等,十分有必要对上述误解进行澄清以推动形式与实质解释论之争向纵深发展。形式解释论主张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优先于社会保护机能,刑法规范首先是行为规范,在形式解释与形式判断后方能进行目的性的实质解释与可罚性的实质判断,以确保实质解释与实质判断仅具有出罪功能而无入罪功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