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3期23-28,共6页Social Scientist
摘 要:马克思究竟是如何看待人类社会的奢侈消费现象的?以往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似乎不多,文章试图做些突破。处于人本唯物主义时期的马克思初步观察到奢侈消费作为交往异化典型代表形式的事实;初创历史唯物主义时期的马克思意识到奢侈消费和原始积累一样是资本获利的高级形式,但此时他并没能将这一获利机制的内在机理揭示出来;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基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逻辑深刻指认了奢侈消费是如何通过等级性身份地位的构建来实现拜物教再生产的。虽然马克思对奢侈消费问题具体着墨不多,且缺乏系统性,但在方法论上却具有不可超越与替代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奢侈消费批判 马克思 思想演变 交往异化 剥削形式 拜物教再生产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