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管风琴作品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以李斯特的《BACH主题前奏曲与赋格》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欧林[1] 

机构地区:[1]沈阳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生活》2017年第5期76-78,共3页Music Life

基  金: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KYL07

摘  要:涌动的浪漫主义思潮与发达的管风琴制造业,影响着19世纪后的管风琴音乐发展,管风琴音乐创作也迈入一个新时期。19世纪后涌现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驱向世俗化和交响化的管风琴音乐作品。像李斯特、弗朗克、柏辽兹等作曲家的作品都尝试在管风琴上探索更加丰富的写作手法。本课题将重点以李斯特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管风琴作品《B-A-C-H主题前奏曲与赋格》为例,来分析19世纪后管风琴作品的音乐特征与演奏。

关 键 词:李斯特 BACH 前奏曲 赋格 

分 类 号:J624.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