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晋南龙祠泉域的水利组织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亚[1]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25-134,共10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黄土高原水利社区结构与时代转型研究"(11CZS048);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汾河中游的水利;生态与社会(1368-1982)"(2016329)

摘  要:龙子祠泉域的开发在宋代已基本定型,并形成了一套水利组织。其最早反映在元代碑刻中的"渠长—沟头"体系,被后世沿用下来,结构相当稳固。但其组织内部亦不缺乏张力,尤其到了清乾隆年间,不断升级的渠长任职风险终于诱发了渠系内部的制度创新,帮贴制的实行和选举制的搁置有效地化解了风险。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水利组织的重新组合及"精英化"。18世纪后半期逐渐崛起的精英阶层,势必要在水利等公共事务中彰显力量,但由于渠务风险等因,最终在"渠长—沟头"之外出现了督工这一辅佐职位,达到了服务乡里、展现威望和谋取利益的多重目的。

关 键 词:龙祠泉域 水利组织 内部张力 帮贴制 精英化 

分 类 号:K292.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