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龙富立[1] 陈小明 王娜[1] 王沙[1] 王明刚[1] 谢丽[3] 张荣臻[1] 王秀峰[1] 邱华[1] 毛德文[1]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广东顺德528333 [3]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4期796-798,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503520;No.81260534;No.81460718;No.8156075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No.2014GXNSFBA118207;No.2012GXNSFAA053121;No.2015GXNSFAA139208);广西高校科研课题(No.YB2014193);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
摘 要: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在ACLF治疗中对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干预效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区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实验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解毒化瘀颗粒+西医基础综合)和对照组(西医基础综合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检测血清ALT、TBIL、PTA等相关生化指标,流式细胞仪分析患者IL-17^+细胞的数量,与采集的外周血中的CD_4^+细胞比较,得到Th17细胞频率的变化情况,评价解毒化瘀颗粒在治疗ACLF中对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干预作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预后改善情况、病死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在CD_4^+T细胞中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ACLF患者外周血CD_4^+细胞中IL-17^+细胞的细胞数量,从而降低Th17细胞的频率,干预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达到改善ACLF患者预后的目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