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桑建新
出 处:《新美术》2017年第3期102-108,共7页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摘 要:谢赫《画品》序言中的“六法”,是自公元5世纪以来对中国绘画艺术影响最大的法则之一。《画品》序原文云:“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几乎凡中国画者皆能记下“六法”,并对“六法”的阐释众说纷纭。在此,本文无意再增添一点关于“六法”的老生常谈的解读,而是针对“六法”之三的“应物象形”之“应”加以探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