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性 兼谈“应物象形”之“应”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桑建新 

出  处:《新美术》2017年第3期102-108,共7页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摘  要:谢赫《画品》序言中的“六法”,是自公元5世纪以来对中国绘画艺术影响最大的法则之一。《画品》序原文云:“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几乎凡中国画者皆能记下“六法”,并对“六法”的阐释众说纷纭。在此,本文无意再增添一点关于“六法”的老生常谈的解读,而是针对“六法”之三的“应物象形”之“应”加以探究。

关 键 词:“应物象形” “六法” 《画品》 艺术影响 中国绘画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随类赋彩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