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权[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5期171-182,共1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16ZZD022)
摘 要:在网络环境提供的保护下,网民能够更充分地表现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格;网民群体由公众中相对易损性较高的一部分人组成,他们在与政府进行互动时往往处于一种将信将疑的初始状态。因此,网民的网络参与行为具有"不留余地""小题大做""吹毛求疵"的取向。作为信任主体,网民所具有的一些群体特征及特定行为取向,共同造成不利于政治信任维持/增长的信息充分暴露,导致政治信任在网民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流失。作为网民中的特殊群体,网络意见领袖具备相当的舆论号召力,同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也会主动迎合大众意见,从而对网络参与(进而对政治信任变化)起到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