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29 [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29 [3]江西省水文局,江西南昌33000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7期284-286,311,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501300);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401051);"赣鄱英才555"工程项目;江西省水利厅课题(编号:KT201213)
摘 要:江西省赣南地区是典型的南方水土流失易发丘陵山区,曾有"江南红色沙漠"之称,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江西省赣州市的3个红壤小流域为对象,通过调研、试验及监测,总结红壤小流域水土治理模式,分析其环境效益。总结出以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台地、竹节水平沟+乔+灌+草、坡面雨水集蓄、顶林-腰果-底谷立体治理、"封禁+补种+管护"生态修复治理等技术和措施为主的水土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小流域产流产沙分析表明,经水土治理,左马小流域侵蚀量大为减少,侵蚀强度从中度侵蚀下降为轻度侵蚀。对比分析2个小流域果园集水区发现,无水保措施的城源集水区侵蚀强度为极强烈侵蚀,而采取水保措施的东坑集水区为微度侵蚀,经果林+工程措施等治理措施能够明显调控径流泥沙,采取的现代坡地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开发模式对溶解态面源污染中总磷含量的拦截率为40%、总氮含量的拦截率超过80%。
关 键 词:红壤小流域 水土保持 治理模式 侵蚀量 环境效益 拦截率
分 类 号:S157[农业科学—土壤学] X171.4[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