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培元[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重庆400038
出 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摘 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自青霉素发现以来,迄今包括微生物来源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共有十余类上百个品种应用于临床,对既往经常危及人类生命的细菌感染基本上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但近数十年来,随着这些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等药物的广泛大量使用,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并在不同菌属间扩散,耐药水平也持续上升.目前从临床分离到的耐药株,其耐药表型已几乎涵盖所有的抗菌药物,从早期的单药耐药逐步发展为多重耐药,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 ESBL)细菌等多重耐药株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从零散感染发展至今天的世界性流行.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株比例显著增高[2-3],而临床上这些耐药细菌导致的感染治疗非常困难.由于新的抗菌药物研发缓慢,一些"泛耐药"和"全耐药"菌株所致感染已处于无药可用的窘境.耐药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使治疗费用明显增加.鉴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流行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出现的,耐药水平与抗菌药物的用量和强度呈正相关,但临床又不可能不用抗菌药物,因此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管理已是现代医学的最大挑战.
关 键 词:抗菌药物耐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管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株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细菌耐药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