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林魁[1]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2期64-75,共12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三教论衡及其文学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XZW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其东传研究"(项目编号:16JJD73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费长房《历代三宝纪》记载了中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六种佛诞说。其中,四种佛诞说与《春秋》纪事存在关联。从逻辑上来看,这种关联经历了三个层次的演变:1.周庄王十年说是在假托、依附《春秋》纪事的基础上创造的中土佛诞说;2.周桓王五年说与周平王四十八年说是在重新解读《春秋》纪事中发展出的中土佛诞新说;3.周昭王二十四年说则放弃依附《春秋》纪事转而依附《竹书纪年》。促进佛诞诸说与《春秋》纪事关系演变的原因很多,但三教争衡无疑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四种佛诞说,既展示了中土民众认识佛教的过程,更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中国乃至汉文化圈中,有着重要影响。近现代以来,世界佛教纪年研究的学术潮流中,这四种佛诞说已被抛弃。但其中有关佛教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的内容、特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发展中,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