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红亮[1] 李凤海[1] 步蕴法 刘国玲[1] 曹殿云[1] 

机构地区:[1]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8期52-54,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BAD07B03;2014BAD01B01)

摘  要:为研究深翻、旋耕和深松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耕层物理性状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秋季旋耕为对照,设置免耕、苗期隔行深松30 cm、秋季翻耕30 cm等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单株玉米根系、干物质及玉米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翻耕>常规旋耕>免耕;在玉米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冠比、籽粒产量方面表现为翻耕>深松>常规旋耕>免耕,翻耕和深松显著大于常规旋耕,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表明翻耕和深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产量,是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关 键 词:耕作方式 土壤物理性状 玉米根系 生长发育 产量 

分 类 号:S513.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